Friday, April 15, 2016

《回》

帶著疲憊的身子踏上公車,手持著高鐵票。
一年後的今天,我再一次由北而南下。與其說旅遊,不如說暫時逃離
眼皮沉重,睡意甚濃。頭上罩的不是月亮而是太陽;身旁也被喧嘩、絡繹的人群包圍。為什麼會那麼人群洶湧?為什麼大家都精神奕奕眼睛明亮,而我的眼前是片模糊,頂著朦朧的意識摸索到高鐵站,一場凌晨開始的升旗典禮,搶了我的睡眠時間,依稀記得自己只有兩小時的睡眠,站了六小時,寒風猶如數不完的刺刺入全身,明明沒表情的臉卻因為太累太冷而被民眾以為凍到哭。漸漸地,在太陽露出額頭的瞬間,第一次感受到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——一種看到冰融成霜再融成水的感動;一種在快被凍死的瞬間太陽升起給予溫暖的感動。
踏上高鐵的剎那,雀躍萌芽了,暫時把周爺爺踢下台。我很喜歡靠窗,那是我最能接近外面的位置。小時候,爸爸總愛開車載著全家出遊,那年代,休旅車尚未流行,四兄弟姐妹擠坐在一排椅子,而我,藉著弟妹還小不能坐靠窗的「名義」,「理所當然」的坐靠窗。只要車子奔馳,無論何時、何地,窗外的風景永遠都是那麼的有趣。一路兩側灌木,從車內,望出去,微風輕拂,好像禮賓接待著我們。閉上眼睛,能感覺黑暗之外的世界,忽暗,忽亮。黑夜籠罩,車外的風景反而顯得更耀眼,取而代之的是路邊的燈柱,卻未擁有太陽的主權。周圍都是亮的,嗯不刺眼,反而吸引我的目光,紅、黃、藍、綠怎麼早上看到的,都換了貌?明明是紅的,黑夜下卻是橘色;藍色怎麼換成綠色?「爸,為什麼東西都換顏色了?」「因為他們在玩彩色盤哦。」    隔天美術課,「紅色與黃色的混合是橘色;藍色與黃色的混合是綠色」我,似乎明白了什麼。
「本列車即將抵達苗栗站」高鐵的廣播將我從夢境拉回。人群進進出出,雜聲從沒斷過,看著大家手上的行李,似乎一個比一個多,一個比一個大,臉上映著的,卻是喜悅與期待。遊子,渴望的莫過於,
回家。
窗外依舊光亮,目光回到窗外,列車緩緩加速,加速,加速啊!我還沒來得及看清樹上小鳥羽毛的顏色;我還沒來得及分辨那是什麼樹
我討厭高鐵開得那麼快。
「本列車即將抵達嘉義站」我站起來從行李架上拿下行李,拖著走著,時鐘齒輪似乎轉得不怎麼順,我的節奏跟著周圍的節奏變慢了。以往車站的人群都和時間賽跑,但在這,悠閒的生活似乎是王道。拖著行李箱走到公車站,不對,是BRT,看著路線圖,對於從沒看過北部以外的公車路線圖,即使看得懂中文的我,
還是看不懂!
感恩熱心的嘉義人指點,我才順利搭上BRT
一年半以前的生活,都在馬來西亞,在那裡,開車是件家常便飯的事。現在的生活都在北部度過,台灣北部的交通,對於學生是個再方便不過的事。搭公車,永遠不需要看時間;錯過捷運,也不需要著急。其實打從走出高鐵站那一刻起,四周環境和高科技的高鐵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——除了便利商店、BRT站、數輛計程車,當然還有人的氣息,但除此之外,就沒了。
BRT上的人潮多,但不至於擁擠。我站在窗邊欣賞嘉義的每個角落,與北部比較起來,雖然人事物都相似,但步調卻沒有北部快。雖然交通不比北部方便,但在這裡,我看到平靜。
在嘉義,我嘗到氧氣的味道。
感恩好朋友兼老同學小麥,一通電話就從被窩彈到機車上,奔馳到火車站接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假北部人。來到台灣那麼久,這還是第一次乘機車。一路往中正大學駛去,
我在嘉義的第二個速。
到了中正大學,直奔朋友宿舍,放下行李,和她敘敘舊之後周公就附身了,直到黑幕即將降下時才往屏東出發。
屏東,用它的夜護送我們出車站,車站外是另一位老同學的迎接。機車在台灣是個普遍的交通工具,在南部更為明顯,我們租了機車,朋友幫我戴上西瓜帽後,就出發回屏科了。
屏東科技大學,如果當年我的志願依然是食科,想必我應該會在這吧?校門,跟國防醫學院差不多,過了校門後,我看著遼闊的校園驚呆了!那遼闊的草原,一棟又一棟的系所,才赫然發現國防醫學院真的很小。屏科大的四季傳統,有幸一次目睹兩季——牧草藝術季與靜思湖。
騎著機車經過林蔭大道,目光立刻被七彩球燈裝飾吸引住,「七彩惡魔果實花燈」,這是藝術作品的名字。漆黑的草原上,在球燈的裝飾下顯得特別漂亮,雖然時間已經很晚,卻還有情侶在散步,草地上有些濕嗒,使得每一步都發出「嗞」的聲音,為這片黑暗添了一點聲氣。
抵達屏科大的第二天早上,雲朵似乎有些憂鬱,太陽卻在一旁微笑。 情人坡上聚集著人群,牧草泰迪熊——今年牧草藝術的主角坐在牧草堆上,雖然經過氣候變化的摧殘後有些走樣,但其魅力卻沒減弱。早晨的柔光打在泰迪熊身上,讓原本可愛的泰迪熊增添幾分療愈,眼睛因陽光的反射更顯得水汪汪,不禁傾城於這隻泰迪。一旁的恐龍也非常吸睛,仔細一看才發現是木頭砌成,朋友說是木材科學與設計系的作品。近距離觀察,一塊又一塊木頭疊成,但怎麼都看不到釘子?沒釘子的木頭怎麼能屹立到現在?不解
潮州一個機緣巧合而知道的地方
告別泰迪後的不久,憂鬱的雲朵聚成群,西瓜帽因為被雨滴打到而發出聲音,「滴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」雨越下越大了!穿上備用雨衣乘上機車準備出發去潮州原本熱鬧的情人坡,像是被大雨瞬間刷過,剩下泰迪,依然坐在那裡
一部手機導航,一輛機車,兩個女生等等,我是雨女嗎?
因為這場雨,去潮州的路程都是濕濕嗒嗒的,積水四濺,我們的鞋子都濕透,
年少輕狂!
如果說在嘉義找到寧靜,那在潮州,我依稀找到回憶。
在台灣的第一碗大鹵麵,那種久違的味道,清澈的湯頭,帶點咸但清爽,配料十足,光喝湯也可以是一餐。在改變早餐習慣前,大鹵麵一直是早餐首選,記憶裡的大鹵麺,無論在配料或是醬料的搭配,都和眼前這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雖然記憶中的配料沒有那麼多,眼前這碗也少了黑醬油,但味蕾碰上湯頭的那刻,回憶立即浮現在眼前。用50元換取百萬回憶。
記得我來到台灣,第一次嘗到甜不辣之後就愛上它!那種扎實的嚼勁是我愛它的理由,但要找到細嚼之後還會散發出來魚香味的甜不辣真的很難。有上課就知道甜不辣是條狀黑輪,所以,在潮州圓環的旗魚黑輪,就是我的目標之一潮州的必吃小吃,我個人偏愛夾蛋的黑輪,扎實的口感,細嚼後還有淡淡的蛋香,即便涼了還是很好吃呢!
冷熱冰,一開始真的很質疑這食物,冰,怎麼有熱的呢?本身其實不常吃冰,但是在路上谷歌了一下,部落客都大力推薦了,就去嘗嘗好了。有別于外面的冰,老闆用熱騰騰的配料作基底,上面撒上雪冰花,再淋上煉乳,看似很甜的一道甜品,攪拌之後一嘗,卻沒想到煉乳不但沒有給予甜膩感,反而有畫龍點睛的效果,也許是雪冰花的中和,煉乳的參與在彌補逝去的甜的同時,保留了配料的原味。我對芋頭更是情有獨鐘,芋頭比芋圓更香醇,這是第一次,我愛芋頭多於芋圓。
第三天一切又要回去了
上了刻印,我的心情沉了一下,嗯,這裡雖不曾給我回憶,但卻有著帶我回去尋找回憶的能力,亦給了我一個清靜的地方讓我靜心。客運出發的那一刻,所有事好像倒帶一樣,睜開眼睛後,我回來了。
回來了


與其說旅遊,不如說自我充電。